close
海洋無脊椎動物Ⅳ軟體動物
螺、貝、章魚、烏賊、海蝸蝓這些都是軟體動物。其中的螺和貝類具有殼,海蝸蝓、章魚和烏賊的外殼則已消失。螺有足腹和口蓋;貝類則有兩枚外殼,用斧足來運動;烏賊和章魚具有漏斗構造協助噴射推進;具艷麗色彩的海蝸蝓往往有毒,牠們會把吃入的刺絲胞轉移到身上表皮。除這些動物以外,海邊常見的石鼈也是軟體動物。
1.紅螺
紅螺的貝殼呈球狀,殼質堅厚,表面生有肋紋及棘突。殼口內面很光滑,呈橘紅色,所以便獲得了紅螺的名稱。紅螺除了肉可以食用以外,貝殼也很有用。貝雕廠用它製作的煙具或其他小工藝品很受人們的歡迎。初來海邊的人們很喜歡找幾個紅螺貝殼作紀念品。
紅螺
2.夜光蠑螺
夜光蠑螺。屬於腹足綱中的軟體動物,肉可食用,殼可做貝雕,暖水產,台灣,琉球,印度洋,菲律賓,印尼及裴濟群島等地有分布。貝殼大,重厚堅固,肉鮮美,目前正發展養殖。殼珍珠層發達,為貝殼雕刻工藝材料近球形。寬可達25公分。以藻類為食,棲息環境從低潮區至10m左有水深岩礁間的海底。在潮間帶採到的多為幼體,成體棲息較深。
夜光蠑螺
3.鮑魚
鮑,又稱為鮑螺,也就是一般俗稱的鮑魚,為夜行性、藻食性的螺類,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,特別是在海水清澈、溶氧較高的岩礁海域淺水區。在分類學上屬於軟體動物門(Mollusca)、腹足綱(Gastropoda)、前鰓亞綱(Prosobrachia)、鮑螺科(Haloitidae)、鮑屬(Haliotis)。殼為盤形,螺塔甚低,沿著肩部有一排呼吸孔。殼內面具有珍珠光澤。成貝無口蓋。腹足寬廣,為卵圓形,呈吸盤狀。九孔(H. diversicolor)也是鮑的一種,為台灣最常見的種類。
鮑魚
4.鸚鵡螺
鸚鵡螺屬於頭足綱中的四鰓類。古老的頭足類也都鸚鵡一樣,有不同形狀的貝殼。但到現在牠們大都已經滅絕,唯一餘下的只有在海底生活的鸚鵡螺了,所以鸚鵡螺是一種"活化石",屬於國家保護動物,很久以來便是動物進化系統研究中的很有價值的材料之一。鸚鵡螺是一種底棲性的動物,平時在海底爬行,偶然也漂浮在海中游泳。它的游泳方式跟烏賊相仿,是利用它的兩片互相包被的漏斗噴水進行的。鸚鵡螺的觸手數目很多,一共有90個。其中有兩個合在一起變得很肥厚,當肉體縮到貝裏的時候,用它蓋住殼口,這與腹足類的厴的作用相當。世界上生活的鸚鵡螺一共只有3種,數量也不多,牠們的貝殼很好看,珍珠層很厚,可供玩賞或製作工藝品。
鸚鵡螺
5.扇貝
顧名思義,扇貝一名是因為它的貝殼形狀很象摺扇的扇面而得名。因為它生活在海裏,所以人們又稱它為"海扇"。扇貝一般用足絲附著在岩石或沙質海底上生活。扇貝借助排出水流產生的反作用力,在水中快速遊動,特別是幼小的扇貝表現得更為突出。。
扇貝
6.烏賊
海裏有一種能夠吐墨的動物叫鳥賊。因為它能吐墨,所以也叫墨魚。鳥賊是屬於貝類,它是頭足綱二鰓目中的重要代表。烏賊不但能夠像魚類一樣長期地在海裏游泳,而且游泳的速度還非常快,有人稱它為"海裏的火箭"。在烏賊頭的下面,有一個很特殊的器官,叫作漏斗。漏斗是一個錐狀的管子,也是腳的一部分。這個管子一方面起著像蛤類的水管一樣的作用,是生殖細胞、排泄物、呼吸、水墨汁的出口處﹔另一方面也是烏賊的運動器官。烏賊可以隨時變換身體的顏色,一會兒明,一會兒暗,一會兒紫,一會兒又變成別的顏色。這是因為烏賊皮膚的下面有很多能夠伸縮的色素細胞,在這些色素細胞的周圍有放射狀的肌肉纖維,由於肌肉纖維的收縮,可以使色素細胞放大或縮小的緣故。
鳥賊
7.槍烏賊
除了烏賊以外,海洋裏還生活著很多頭足類動物,牠們也都是遊得很快的種類,其中魷魚和槍烏賊最有名。槍烏賊的頭和軀幹都很狹長,尤其是軀幹部,末端很尖,形狀很像標槍的槍頭,而且它在海裏的行動又是那麼迅速,所以人們叫它槍烏賊。槍烏賊生活在離岸不太遠的海區。每到春季產卵時,成群的槍烏賊遊到近岸產卵。卵都包被在一個棒狀的、透明的膠質鞘內。
槍鳥賊
8.章魚
章魚跟烏賊一樣,也是屬於頭足類的動物,因為它的腳也是生在頭頂上的。不過它只有八隻腳,而沒有像烏賊那樣專門用來捕捉食物的捉腳。它的八隻腳很長,好像八條帶子,所以漁民們都把它叫作"八帶魚"。章魚的腳上長有吸著力很強的大吸盤。
章魚的身體裏面也有墨囊,而且所含的墨汁也是含有毒素的,不但可以用來防禦敵人,而且還可以用來進攻敵人。一件很有趣的事實是,章魚在休息的時候,並不是全身一齊休意,而是留有一條或兩條長腳值班,不停地轉動。盡管它的身體和其他的腳感覺都比較遲鈍了,但是,如果輕微地觸動到它的值班腳,章魚就會立刻跳起來,並釋放出濃厚的墨汁,把自己隱藏起來。因為章魚具有強有力的腳和吸盤,又有很好的防禦工具,所以在海洋裏和它相同大小的動物都會受到它的侵害。就連最大的、裝備最好的螯蝦,身體的大小雖然和章魚差不多,但也難免要成為它的犧牲品。
章魚
by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
螺、貝、章魚、烏賊、海蝸蝓這些都是軟體動物。其中的螺和貝類具有殼,海蝸蝓、章魚和烏賊的外殼則已消失。螺有足腹和口蓋;貝類則有兩枚外殼,用斧足來運動;烏賊和章魚具有漏斗構造協助噴射推進;具艷麗色彩的海蝸蝓往往有毒,牠們會把吃入的刺絲胞轉移到身上表皮。除這些動物以外,海邊常見的石鼈也是軟體動物。
1.紅螺
紅螺的貝殼呈球狀,殼質堅厚,表面生有肋紋及棘突。殼口內面很光滑,呈橘紅色,所以便獲得了紅螺的名稱。紅螺除了肉可以食用以外,貝殼也很有用。貝雕廠用它製作的煙具或其他小工藝品很受人們的歡迎。初來海邊的人們很喜歡找幾個紅螺貝殼作紀念品。
紅螺
2.夜光蠑螺
夜光蠑螺。屬於腹足綱中的軟體動物,肉可食用,殼可做貝雕,暖水產,台灣,琉球,印度洋,菲律賓,印尼及裴濟群島等地有分布。貝殼大,重厚堅固,肉鮮美,目前正發展養殖。殼珍珠層發達,為貝殼雕刻工藝材料近球形。寬可達25公分。以藻類為食,棲息環境從低潮區至10m左有水深岩礁間的海底。在潮間帶採到的多為幼體,成體棲息較深。
夜光蠑螺
3.鮑魚
鮑,又稱為鮑螺,也就是一般俗稱的鮑魚,為夜行性、藻食性的螺類,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,特別是在海水清澈、溶氧較高的岩礁海域淺水區。在分類學上屬於軟體動物門(Mollusca)、腹足綱(Gastropoda)、前鰓亞綱(Prosobrachia)、鮑螺科(Haloitidae)、鮑屬(Haliotis)。殼為盤形,螺塔甚低,沿著肩部有一排呼吸孔。殼內面具有珍珠光澤。成貝無口蓋。腹足寬廣,為卵圓形,呈吸盤狀。九孔(H. diversicolor)也是鮑的一種,為台灣最常見的種類。
鮑魚
4.鸚鵡螺
鸚鵡螺屬於頭足綱中的四鰓類。古老的頭足類也都鸚鵡一樣,有不同形狀的貝殼。但到現在牠們大都已經滅絕,唯一餘下的只有在海底生活的鸚鵡螺了,所以鸚鵡螺是一種"活化石",屬於國家保護動物,很久以來便是動物進化系統研究中的很有價值的材料之一。鸚鵡螺是一種底棲性的動物,平時在海底爬行,偶然也漂浮在海中游泳。它的游泳方式跟烏賊相仿,是利用它的兩片互相包被的漏斗噴水進行的。鸚鵡螺的觸手數目很多,一共有90個。其中有兩個合在一起變得很肥厚,當肉體縮到貝裏的時候,用它蓋住殼口,這與腹足類的厴的作用相當。世界上生活的鸚鵡螺一共只有3種,數量也不多,牠們的貝殼很好看,珍珠層很厚,可供玩賞或製作工藝品。
鸚鵡螺
5.扇貝
顧名思義,扇貝一名是因為它的貝殼形狀很象摺扇的扇面而得名。因為它生活在海裏,所以人們又稱它為"海扇"。扇貝一般用足絲附著在岩石或沙質海底上生活。扇貝借助排出水流產生的反作用力,在水中快速遊動,特別是幼小的扇貝表現得更為突出。。
扇貝
6.烏賊
海裏有一種能夠吐墨的動物叫鳥賊。因為它能吐墨,所以也叫墨魚。鳥賊是屬於貝類,它是頭足綱二鰓目中的重要代表。烏賊不但能夠像魚類一樣長期地在海裏游泳,而且游泳的速度還非常快,有人稱它為"海裏的火箭"。在烏賊頭的下面,有一個很特殊的器官,叫作漏斗。漏斗是一個錐狀的管子,也是腳的一部分。這個管子一方面起著像蛤類的水管一樣的作用,是生殖細胞、排泄物、呼吸、水墨汁的出口處﹔另一方面也是烏賊的運動器官。烏賊可以隨時變換身體的顏色,一會兒明,一會兒暗,一會兒紫,一會兒又變成別的顏色。這是因為烏賊皮膚的下面有很多能夠伸縮的色素細胞,在這些色素細胞的周圍有放射狀的肌肉纖維,由於肌肉纖維的收縮,可以使色素細胞放大或縮小的緣故。
鳥賊
7.槍烏賊
除了烏賊以外,海洋裏還生活著很多頭足類動物,牠們也都是遊得很快的種類,其中魷魚和槍烏賊最有名。槍烏賊的頭和軀幹都很狹長,尤其是軀幹部,末端很尖,形狀很像標槍的槍頭,而且它在海裏的行動又是那麼迅速,所以人們叫它槍烏賊。槍烏賊生活在離岸不太遠的海區。每到春季產卵時,成群的槍烏賊遊到近岸產卵。卵都包被在一個棒狀的、透明的膠質鞘內。
槍鳥賊
8.章魚
章魚跟烏賊一樣,也是屬於頭足類的動物,因為它的腳也是生在頭頂上的。不過它只有八隻腳,而沒有像烏賊那樣專門用來捕捉食物的捉腳。它的八隻腳很長,好像八條帶子,所以漁民們都把它叫作"八帶魚"。章魚的腳上長有吸著力很強的大吸盤。
章魚的身體裏面也有墨囊,而且所含的墨汁也是含有毒素的,不但可以用來防禦敵人,而且還可以用來進攻敵人。一件很有趣的事實是,章魚在休息的時候,並不是全身一齊休意,而是留有一條或兩條長腳值班,不停地轉動。盡管它的身體和其他的腳感覺都比較遲鈍了,但是,如果輕微地觸動到它的值班腳,章魚就會立刻跳起來,並釋放出濃厚的墨汁,把自己隱藏起來。因為章魚具有強有力的腳和吸盤,又有很好的防禦工具,所以在海洋裏和它相同大小的動物都會受到它的侵害。就連最大的、裝備最好的螯蝦,身體的大小雖然和章魚差不多,但也難免要成為它的犧牲品。
章魚
by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